宋海良出席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并作“培育一流人才 服务全球发展”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29
分享到:

       9月27日,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国际工程联盟主席伊丽莎白·泰勒,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主席何塞·卡洛斯·夸德拉多出席会议。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会议并作为企业界唯一代表作题为《培育一流人才 服务全球发展 聚力赋能开创卓越工程师建设新局面》的主题报告。
       宋海良在演讲时表示,中交集团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重要论断,紧跟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将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实践,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抓手,构筑企业核心优势、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五全四大五型”一体化、综合化、集成化系统优势,持续培育具备技术战略家、技术创新家、技术实干家“三家”特质的一流工程师队伍。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站位高远的技术战略家,坚持海外优先优质协同发展,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协同联动机制,培育胸怀“国之大者”、超越专业技术局限,兼具前瞻洞察力与系统思维,精准把握国家战略导向,敏锐研判全球行业演进趋势的卓越工程师。大力培育能持续改革创新、自带“发动机”的跨界创新家,聚焦突破专业边界、实现集成突破的能力要求,构建“实验室-中试基地-生产一线”三级联动实践平台,培育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破解复杂工程难题的卓越工程师。大力培育能持续创造价值、担当奋进的工程实干家,聚焦塑造实干能力、担当精神,依托重大工程成果与典型项目,持续推动企业技术课题与高校研究方向协同对接,培育善于将先进理念与技术方案高效转化应用的卓越工程师。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课题,宋海良代表中交集团向国内外企业、高校提出四方面倡议。一是共谋育才体系,共建协同网络,立足全球化布局与“陆海空天”丰富多元的综合工程应用场景,共同搭建产业跨界融合、链内一体融合、要素交互融合、区域协同融合“四大融合”新育才体系。二是共筑科研平台,共推标准融合,凭借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与全产业链资源,围绕“八网融合”,共同制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标准,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打造标杆项目,实现全球产业链协同升级。三是共育创新生态、共立互联机制,依托强大的工程建设底蕴与平台支撑,坚持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理念,共同推动产学研用互联互通,持续激发卓越工程师精神。四是共享发展成果、共赢全球未来,坚持“战略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执行力决定成败”三大科学管理法则,共同推动人才、技术、标准等要素流动,实现人才成长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形成开放共生、互利共赢的全球合作新范式。
       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作为企业代表,与同济大学、内罗毕大学、马赛马拉大学、穆兰加理工大学签署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建协议。
       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协会组织等各界嘉宾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 责编:
  • 来源: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