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植入方案征服外方团队
发布时间:2020-08-20
分享到:

        “报告指挥室,目前叶轮转速正常、电压正常,可以送电。”7月,由三航局承建的国内首个潮流能试验平台——浙江舟山潮流能工程建设项目进入试运行,与舟山电网实现互联互通,迈进投运快车道,为我国发展规划潮流能发电厂提供可行性样本。
 
        舟山潮流能工程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唯一一座公益性开放型潮流能试验平台。在舟山普陀岛东北侧海面上,一台装机容量450千瓦的潮流发电示范机组正在运行,一年发电总量可达60万度。“潮流能试验平台成功试运行,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回忆起建设经历,项目负责人黄延琦感慨万千。
 
        工程选址所处海域虽然潮流能资源丰富,最大潮流流速达每秒3.8米,但海底地形复杂,基岩裸露,平均水深达31米,为施工带来了不小困难。早在项目技术论证阶段,外方潮流能发电设备供应商团队为了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提出了以重力式结构作为舟山潮流能工程的基础平台。简单说,重力式基础就是先将海底岩石炸出一片平地,再放置一块巨大的圆台型混凝土底座,通过圆台中心预埋的钢桩与上部结构相连,以圆台混凝土在海底的重力来支撑潮流能发电机组。
 
        “照搬照抄肯定不行,国内地理特征与国外不同,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研发更适合的潮流能试验平台。”面对看似成熟可靠的“重力式基础”的方案,黄延琦有着自己的坚持。相较国外的环境,国内具备开发潮流能资源的水文地质条件更为复杂,无论是从施工周期还是施工成本而言,采用“重力式基础”的方案都不是最佳选择。
 
        在国内码头水工领域,植入式嵌岩基础是常用的施工方法,即先在海底岩石上钻孔,再在孔中放入钢管桩并填充介质,待介质固化稳定,钢管桩就能稳稳地屹立海中作为各类上部结构的基础,如果采用这一工艺,工期和成本都将大幅缩减。但是,潮流能发电机组对基础平台的要求,比造码头更为苛刻。为了让植入式嵌岩基础具备更大承载力,团队计划在钻孔结束后,往孔内插入钢护筒,再放入钢管桩并打入混凝土,让单桩底部先形成一个稳定基础,最后将这个基础整体与海底岩石之间填充介质,植入海底。
 
        为了让外方团队能够更理解方案的可行性,黄延琦不断查阅资料、探讨交流,找到了许多国内植入式嵌岩基础成功实施的案例,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个方案是直接用单桩植入海底作为发电机组的基础,就像将筷子牢牢插进岩体。”黄延琦打比喻说。外方团队对实地情况进行了二次考证,最终同意了“植入式基础”方案。
 
        今年1月,寒冬陡峭,在湿冷的海风中,项目团队从安装稳桩平台、钻孔,到吊放钢管桩和灌浆,成功将这根国内最长、最重、直径最大的嵌岩桩稳稳扎入海底。
 
        如今工程顺利送电,舟山地区将用上来自海洋的清洁电能。“向‘蓝色油田’要红利的日子来了。”黄延琦笑言。

  • 责编: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