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命至上 守护流域安澜
发布时间:2024-10-15
分享到:

  一、案例背景

  2018年7月23日,老挝桑片-桑南内水电站溃坝,洪水涌入阿速坡省萨南赛县13个村庄。事故造成39人遇难、97人失踪,1.3万人受灾,6000余人流离失所,1700公顷农田遭破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承建该项目的韩国SK建筑公司业绩和声誉严重受损。
  引以为戒,未雨绸缪。中水对外是最早进入老挝市场的中资企业之一,自1996年进入老挝市场二十多年来,先后建成南累克水电站、南梦3水电站、南立1-2水电站、南椰2水电站、南公1水电站,为老挝水电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其中南立1-2水电站项目是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和投入商业运行的第一个水电站项目,也是中资企业走出国门成功开发的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水对外深刻认识到,水电大坝是老挝能源领域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防洪减灾最重要的屏障,其安全事关老挝人民安危,事关“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水电项目建设和运营可持续发展,中水对外在老挝南立1-2水电站开展试点: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筑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融入社区建设,着力开展安全文化进社区、进学校活动;落实企业防汛责任,探索建立“政企联动、企企联动、企民联动”的流域应急联动机制,助力老挝政府提升河道防汛能力,守护流域安澜。
  二、责任行动
  (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筑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老挝南立1-2水电站坝高103米,总库容14.78亿立方米,属大(1)型水电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下游村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电站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探索建立电站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境外电站安全管理积累经验、树立标杆。
  1.探索建立境外电站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老挝南立1-2水电站积极探索境外电站管理制度标准,自运行以来各项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规范的转变,共计建立管理制度56项、管理标准344项(图1)。
  
  图1 老挝南立1-2水电站管理制度体系
  2.探索建立境外大坝定期检查机制。自发生桑片-桑南内溃坝事故以来,老挝政府总理多次强调要对已投运电站开展安全检查,但一直以来技术力量不足。南立1-2水电站主动作为,积极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国内唯一有资质开展高坝大库定期检查的机构)合作,成为老挝首个规范开展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和管理评价的电站(图2),为建立境外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老挝能矿部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建立了密切联系。
    
  图2 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专家团队现场检查
  3.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电站全面梳理和诊断电站安全、运行、设备检修维护、大坝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建立风险警示公告机制。利用手持终端巡检仪对大坝巡视检查(图3),记录大坝巡检情况及巡检轨迹,并对异常情况拍照,实时上传数据,上报检查情况,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图3 大坝巡视检查信息化技术应用
  4.精细化开展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为更好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电站积极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关键制度、标准流程图化,并张贴上墙;入场安全交底视频化,简洁明了;地面清晰画出运行人员巡视路线(图4),规范有序;各作业场所明显提示安全风险、逃生通道(图5),一目了然。
    
  图4 规范巡检路线         图5 应急疏散示意图
  (二)积极融入社区建设,着力开展安全文化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1.广泛宣传安全知识,为社区建立应急警报系统。电站在加强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电站安全管理、防洪度汛需要周边社区共同参与。考虑两国语言文化差异,电站设置社会环境部,招聘优秀属地员工,每年在汛期前主动走进社区宣传安全、防洪知识,传授应急救援技能(图6)。电站还积极联系政府,为社区建设应急警报系统,各村设立避难场所,同时聘请所在地专业医院讲解急救知识,全力做好水库影响区范围内人员安全保障服务。
  
  图6 防汛防灾宣传进社区
  2.精心组织大坝开放日活动,让社区近距离了解电站。为避免社区因不了解电站工作原理、管理机制造成恐慌,南立电站精心组织开展大坝开放日活动,每年定期邀请社区代表、学校师生到电站参观,为他们讲解电站工作原理、管理机制以及防汛安全管理体系,让社区人民、学校师生放心(图7)。
   
  图7 大坝开放日活动
  3.坚持一年一度植树放鱼,守护当地绿水青山。每年7月13日老挝野生动植物保护日之际,电站积极联合所在地老挝孟丰县政府部门、持续10余年援建的帕贡学校以及电站周边村民等开展植树放鱼活动(图8)。多年来,在电站营地、坝址、荒芜地带累计植树6357棵,在流域、库区鱼苗增殖放流累计36万尾,同时加强水质监测保护,努力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给当地带来金山银山,用实际行动让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图8 植树放鱼活动
  (三)落实企业防汛责任,探索建立“政企联动、企企联动、企民联动”的流域应急联动机制
  1.探索建立“政企联动、企企联动、企民联动”的流域应急联动机制。电站刚建成时,当地政府无完整的防洪联络机制。为保证电站泄洪安全,电站主动联系当地政府和上下游企业,充分调研政府各部门、上下游企业、村庄流域管理现状、困难,听取他们意见,并协调老挝中央部委、省县政府部门、企业、村庄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最终形成了流域应急联动机制(图9)。
  
  图9 防汛联络机制
  2.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固化汛期应急联动流程。为保证流域应急管理联运机制有效运作,确保洪水来临时下游村民响应及时,电站每年会根据当年来水,预估下游村庄实际情况变化,汛前联合当地政府组织下游村庄、企业召开年度防汛联络会议,组织成立年度防汛小组,强调电站泄洪流程、警报类型,明确各方在汛期的职责。电站还联合当地政府进入村庄,组织村民开展防汛逃生演练,明确逃生路线,演习应急救援等各环节、流程,提升村民防汛应急能力。
  三、履责成效
  (一)实现零事故、零伤亡,安全标准化管理守护健康平安。截至2023年10月31日24:00时(老挝时间),老挝南立1-2水电站已经连续安全运行4840天,累计向老挝电网输送超64亿千瓦时电能。此外,电站充分利用库容优势,科学调度水库,彻底改变了下游村庄连年水患的历史,守护下游流域河道安澜,实现了自运行以来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管理绩效。
  (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建立南立河流域管理联动机制。电站积极推动当地政府成立南立河流域管理联动机制,成立南立河流域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南立河流域水资源调度,使流域洪水调度能够统一协调,推动中国流域管理机制在当地落地、扎根,有力促进老挝政府流域管理机制的建立。
  (三)打造管理标杆、示范企业,引领水电行业境外安全管理。电站安全管理、流域管理机制获得了老挝政府官员、同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成为当地水电站运营企业标杆。中国电建集团、北方国际、东方电气集团以及泰国电力公司、老挝电力公司等单位的水电站运营团队接连到南立1-2水电站交流借鉴经验。此外,我国清华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也每年到电站调研实习。
  (四)屡获行业认可、国家级奖项,不懈努力筑牢品牌持久影响力。多年的探索实践,坚守大国工匠精神,让南立1-2水电站管理工作获得了各方认可:2015年6月18日,荣获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图10);2021年2月9日,在电站运行十年之际,荣获老挝国家级劳动奖章(图11);2023年5月9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专家团队对南立电站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23年5月30日,中国应急管理部中国-东盟应急合作调研团,对南立电站与老挝政府在汛期企地联动、企民联动等方面的合作给予高度赞扬。
  
  图10 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            图11 老挝国家级劳动奖章
  四、展望
  “扎根深山,筑梦江河,守护流域安澜”是每个水电人的使命。我们将持续推进境外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将“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扎根境外项目,为属地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将深耕老挝市场,加大可持续发展投入,共建绿色和谐、美美与共的“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家园;我们将持续推动中国水电技术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文化对外输出,在澜湄合作、中国-东盟应急合作中主动发挥央企责任担当。

  • 责编: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