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四家大型国有工程承包企业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业务的重要载体、平台及窗口。中国路桥在世界各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形成了高效快捷的全球市场网络,承建了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肯尼亚蒙内和内马铁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
国际工程供应链管理是一项涉及采购、运输、清关、仓储等多个环节多元化服务工作,也是支撑中国路桥海外发展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由于其具有供应周期长、标准不统一、关联程度高和风险因素多等特点,供应链管理在国际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如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疫情和局部战争等,国际工程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诸多挑战,中国路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资委和中交集团部署要求,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聚焦提升延链、补链、强链能力和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不断深化供应链体制机制改革,初步构建了具有海外特色的供应链服务生态体系。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集采装备)
二、责任行动
(一)深化内外协同,打造全生命周期国际供应链体系
中国路桥立足现代供应链融合、协同的特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供应链管理集约化、合规化、信息化和标准化,重塑供应链运行体系。一是全面推行“集约化”采购模式,较早创新海外大型项目集采模式,广泛应用集团物资集采谈判成果,牵头落实东非区域物资集采工作,逐步扩大集采范围和提升集采成效,以集约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二是充分利用数字化、云平台等先进技术,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新型供应链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中交集团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延伸对出口发运、提运单登记、退税、清关登记、到货确认等物流端的信息化管理,实现海外全部供应链环节的可视化和流程化;三是全面引入合规管理要求,以供应链管理为抓手,以公开采购为导向,以业务系统为支撑,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合规管理,通过不断提升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深化法治中交和大合规体系建设。
(二)聚焦价值创造,推动供应链保障向价值链转变
中国路桥致力于将供应链转变为价值链,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在肯尼亚蒙内铁路、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孟加拉卡纳普里隧道等多个项目中,中国路桥依托国内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整合国内上下游供应商资源,提前梳理供应瓶颈,优化运输节点,有效推动了中国装备、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走出去”,助力中国制造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大循环;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市场思维,创新跨境贸易新模式,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2022年,应肯尼亚政府采购需求,中国路桥顺利完成16台国产米轨机车从采购到交付的全链条国际贸易,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2023年,在国资委的牵头推动下,为化解中央企业境外资金沉淀难题,中国路桥成功开辟了莫桑比克农产品贸易业务,以特殊贸易方式实现了当地币的有效转化,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构建合作生态,建立稳固互补的供应商伙伴关系
中国路桥以国际化经营战略为核心,充分发挥其平台优势,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机制,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一是在某些特定材料方面实现英、法、俄等不同标准产品的国内定制采购,以多元化采购服务海外差异化需求,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二是鼓励供方提前参与了解产品的设计标准、产品规范和审批要求,持续改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成功推动中国产品在中东欧区域高标准项目中的国际化应用;三是着力打破部分铁路专用物资的国外供应链瓶颈,凭借国内厂家过硬的技术实力,经重新校验和改装相关产品,使其更好地适应海外铁路项目的需求,用供应链思维破解“卡脖子”难题。
(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机车港口卸船)
三、履责成效
(一)推动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创新
中国路桥通过与各类合作伙伴开展跨界合作,加强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协同发展,公司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道路、桥梁、等领域逐步扩展至铁路、生态环保、国际贸易等我国优势产业。以肯尼亚蒙内铁路为开端的铁路项目大大推动了中国铁路装备从简单的产品和设备供货,向设计引领、技术带动、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输出转变;以塞尔维亚污水及固废处理项目为典型的生态环保项目是中国路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巩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突破;以肯尼亚机车和莫桑比克农产品贸易为代表的国际贸易项目是中国路桥有效利用国内外要素资源,发挥供应链体系优势,助力中国路桥提升多元化市场经营的参与度和竞争力。
(二)“链”上发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整体竞争。国际工程供应链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殊性、分散性、临时性和复杂性,中国路桥积极响应新发展理念,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凝聚共识,积极寻找链条缺失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实现供应链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和协同作用,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路桥积极融入海外属地发展,引领绿色、低碳供应链新趋势,特别是在中东欧区域取得了显著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果。首先,公司积极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供应商,鼓励他们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其次,与属地环保公司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严格遵守属地环境法规和标准,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等实现绿色施工全覆盖;三是采取各类环保措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在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装备,在施工区安装油脂分离器,在场站区修建污水沉淀池等;四是推广循环经济理念,打通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渠道,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施工现场)
四、展望
鉴于海外供应链的复杂性、风险性和跨国合作特点,中国路桥将持续推进国际工程供应链生态合作圈的建设,并将其打造成为一个跨职能、跨地区和跨商业合作伙伴的更具整合、优化和协作特点的供应链,为中国路桥实现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融入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根据不同国家的重点产业和战略导向,不断提升与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与紧密度,针对差异化的商业模式,衍生完整的供应组织,创新供应模式,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二是完善自身供应服务体系建设。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通过对标准研究、国产化替代、提高质量等措施,提升中国产品在高标准项目的竞争力,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服务保障,以实现总成本最优。
三是共同保障供应链安全合规。供应链管理涉及的相关方复杂、管理链条较长、风险环节多,供应链合规需要大家携手一起强化合规意识,严守合规底线,共创合规文化。
展望未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时代背景下,唯有构建新型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合作、取长补短,在交流、借鉴、学习和协作中共同提高,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价值。中国路桥希望在建设“三型”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中,与供应链生态合作圈的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