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消息(记者孔颖 吴媚苗)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高铁驰骋,长江奔流;航天逐梦苍穹,天眼凝望太空,一曲曲美妙音符激荡着壮丽时代的澎湃活力;绿水青山,稻谷飘香;清洁能源渗透,非遗文化绵延,一帧帧缤纷画面展现奋进中国的精彩图景。
深中通道东起深圳,西至中山,全长24千米,是世界级的集“桥、岛、隧、地下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工程之一。深中通道目前建设进展如何?超级工程如何建成?未来将如何改写珠江口格局?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澎湃活力,奋进中国》,今天播出:《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的“交通脊梁”》。
在秋高气爽的十月,有细心的乘客在乘坐航班途经粤港澳大湾区时,透过机窗俯瞰,窗外已经可以看到这壮观的一幕:伶仃洋上万里波涛,海天一色,全线合龙的深中通道蜿蜒游荡在蔚蓝的海面之上。
深中通道东起深圳,向西跨越珠江口,通过由32节钢壳沉管和1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6.8公里的特长海底隧道,经西人工岛上穿出海面,与主跨1666米的伶仃洋大桥相连,跨越广州港航道,最后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全长24公里,是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就在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前几天,随着最后一根猫道承重绳顺利下放,深中通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桥猫道拆除完毕。
猫道是伶仃洋大桥这一悬索桥施工时架设在主缆之下、平行于主缆的临时高空施工平台,将伶仃洋大桥东、西主塔连接起来,远远望去就如同一条长长的“空中走廊”。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姚志安告诉记者,此次猫道拆除后,将为后续桥面铺装、鞍罩吊装、附属设施等施工提供了工作面。
姚志安说:“伶仃洋大桥为主跨1666米的悬索桥,猫道单幅全长3公里,猫道宽4.1米,它最高的地方达270米,最低达10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猫道。整个猫道拆除花了近40天的时间,目前现场正在进行猫道承重索的收绳工作。”
“服役”一年多的世界最高海中猫道完成使命,光荣退出建设舞台,其实仅仅是深中通道朝着明年建成通车目标全力冲刺的一处缩影。
就在今年6月,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也就是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正式合龙。不过,隧道合龙并不代表项目工作的结束,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负责海底隧道沉管隧道施工的建设者们仍在着手进行着最后两道隔断封门的拆除工作。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工程技术部技术员高衡介绍,隔断封门是安装在沉管两端,用来封闭沉管的重要结构系统,在最后两道隔断封门拆除等相关施工之后,深中通道海底沉管各管节即可连成隧道。
高衡说:“我们接下来进行的工作就是后续压舱的施工和一些附属结构以及防火结构的安排,做好相关的附属结构和防火结构的施工以后,我们就可以实现隧道的(基本)贯通。”
悠悠珠江口,滔滔伶仃洋。深中通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跨越珠江东西两岸,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然而这条长达24公里的跨海通道位于茫茫大海中,在毫无支撑的情况下,该从何下手?建设难度不言而喻。深中通道建设指挥长陈伟乐说,深中通道项目从建设初期到现在,面临着复杂的工程技术挑战、海洋环境条件限制、制造设备和材料的研发需求,以及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难题。然而,通过工程团队的努力和技术创新,深中通道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等领域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走上“智”造之路。
陈伟乐说:“我们研制了国内首条的钢结构智能生产线,自主研发了自密式混凝土的智慧浇筑系统,以及世界首艘的大型沉管的浮运安装一体船,大型沉管在深水环境的对接精度实现了毫米级,我们建造起了世界最宽的八车道的海底钢壳沉管隧道,在国际的沉管施工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深中通道在海底沉管隧道、大跨径的悬索桥、人工岛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开创性的成果,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回望历史,700多年前,文天祥兵败被俘,船过伶仃洋,在这里曾留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哀叹,而如今的伶仃洋上不再叹伶仃,正在建设的深中通道正朝着2024年建成通车的目标全力冲刺,目前东、西人工岛正推进房建、机电等附属工程施工,海底隧道、桥梁工程已合龙,正推进沉管隧道内的管沟附属路面、机电交安等工程建设。一只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巨大“海上风筝”正跃然海面,伶仃洋正见证着这项被誉为当今世界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的建设。
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说:“很难想象,在珠江口这个世界最繁忙的海域,能够修建起这样的通道,跟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以及交通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纵观这些年,其实横跨珠江口的大工程并不少,从最早的虎门大桥到南沙大桥,到港珠澳大桥,再到如今的深中通道……这些超级工程的背后藏着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彩蛋”,逐渐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交通脊梁”。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黄成造表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硬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正迸发出蓬勃活力,跑出协调发展“加速度”。
黄成造说:“深中通道明年建成通车,珠江口又新增一条通道,进一步推动珠江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深中、狮子洋、黄茅海等跨江跨海通道建设,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加快广湛、深江、珠肇和粤东城际、广佛西环等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南沙港国际通用码头、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建设和白云机场、深圳机场扩建,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和世界级机场群,加大普通干线公路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