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遁地穿长江 :“基建狂魔”科技化,吹着空调建设跨江隧道
发布时间:2023-01-10
分享到:

       12月28日,江苏省靖江市,中交隧道局举办中交集团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媒体开放日活动,环球网记者也借此机会走进了这个穿越长江的震撼工程。这是国内在建承受水压最高、长江上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
吹着空调的“基建狂魔”
 
       宏大的工程给人最直观的震撼。这条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是国务院《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从水下穿越长江,北接靖江市,南连江阴市,过江段长约6.4公里,是长江上第二长的隧道。
       我们前往的是中交隧道局承建的左线隧道盾构段,其全长4937米,工人往来要靠车辆。直径达16.09米,将建成单向3条高速车道,底下还会有1条救援车道,以及人员疏散通道。隧道最深处距江面82米,但是整条隧道“滴水不漏”。
       但更让人震撼的是,这里并没有热火朝天,也没有汗流浃背。挖掘隧道,靠的是被比喻为“钢铁穿山甲”的盾构机。这个长165米,重5000吨的巨型机械,却仅有二、三十人在此作业。它高度自动化,坐在装着空调的驾驶舱里就能控制;所谓的“人工安装管片”,实际也是用控制手柄操作各种起重设备,看起来有点像打游戏。这里环境干净整洁到不会弄脏我们的衣服与鞋子,周围还装饰了很多绿植,有wifi可以上网,在夏季还可开启大型中央空调。现场一位负责人说,要保证安全、舒适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投身基建事业。
       当然,现代化工程建设,对建设者们的体力要求低了,对脑力的要求却高了。这位负责人说,与过去靠铁锹搞建设时不一样,现在的工人不能不识字。作业者不需要卖苦力,但是要更严谨认真,比如为滴水不漏,就得把这些巨型管片的安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而之所以安装wifi,也是为了方便在施工时沟通信息、精确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化工程的内部工作环境好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小了。该工程就以实现“污水零排放、施工零污染”为目标,项目在现场配备压滤系统、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焊烟净化设施……最终结果是,“没有一滴未处理的水、一粒土排入长江”。
给力的“大国重器”
 
       基建变得如此干净、轻松,“大国重器”给力正是原因之一。中交隧道局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优先选用国产工程设备,这些国产盾构机的水平也确实越来越棒,现在早已从“跟跑者”蜕变为自主研发,完全可与国际巨头媲美。而且国产盾构机的价格也更实惠,可以让更多工程用得起这些尖端设备。
       据了解,应用于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的“聚力一号”盾构机由中交集团生产,开挖直径16.09米,长165米,重5000吨,直径大,技术先进、智能化水平高。其配备刀具磨损检测、泥水仓可伸缩摄像头、ESP超前地质探测、壁厚注浆饱满度监测、管片平整度监测、盾尾间隙测量、盾尾刷磨损检测等多项智能化系统。
 
盾构机操作室
 
       当然,这样的巨大工程能快速推进,背后还有一系列工程设备的参与,例如这种管片运输车。据介绍,这也是一款国产装备,该车自重达100吨,载重也有约100吨,也可也堪称大力士。
盾构隧道,造福国计民生
       “基建狂魔”与“大国重器”不断刷新着纪录,但其实这些耀眼数据都只是个副产品,它们的核心目的还是服用于国计民生,用于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例如这条江阴靖江长江隧道,路线全长约11.8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江阴长江大桥交通压力,增强长江干线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对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及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交隧道局的工作人员说,国产盾构机的发展,让这些隧道的建设越来越轻松,未来,中国还会建设更多的盾构隧道。跨越江河需要隧道,因为它们不会像桥梁那样影响航运与水流,对环境影响更小。发达的城市地区也会大量拓展地下交通,包括地铁、地下公路,因为土地面积有限,而且地面道路会割裂商圈。更深层次看,发展隧道还有利于国家战备安全。所以,建设大直径隧道虽然造价高些,但长远来看,仍然划算。
 

  • 责编: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