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出海记|中国企业走出去4月新闻排行:中交建、中车等上榜
发布时间:2018-04-28
分享到:

出海记4月扫描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法新社等15家海外媒体,对中车、中远海运、中石油等46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公司规模、事件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评,选取了以下10家公司,列出4月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新闻排行(4月1日~30日)。

No1、中车

http://upload.cankaoxiaoxi.com/2018/0427/152482117

事件:阿根廷当地时间4月23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根廷交通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签署了罗卡线200辆城际动车组及配件供货合同,总金额2.78亿美元。

点评:这是中车四方在阿根廷赢得的第三批城际动车组出口订单。此次获得罗卡线的增购订单,标志着中车四方用“中国造”征服了阿根廷市场,对于未来南美市场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No2、中远海运

事件: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俞曾港4月21日表示,计划五年内再完成对希腊比雷埃夫斯港3.5亿欧元投资,将其打造成为地中海最大的集装箱转运港和海陆联运的桥头堡。

点评:比雷埃夫斯港是中远海运集团成立后完成的首个海外收购项目。中远海运接手后的比雷埃夫斯港再次成为希腊的生命线,它不仅能帮助吸引数以亿美元计的外国投资,还能使这个闭塞的地区变为全球运输中心之一。在外媒看来,能够接纳大型货船的比雷埃夫斯港将变成中国的转运中心、货物枢纽和通向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门。

No3、中石油

事件:路透社4月19日报道称,两位知道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正接近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达成协议,后者对一家炼油厂进行投资以换取原油供应,这可能让中国在美洲拥有首个炼油产能。

点评:此交易并不是巴西石油以石油换取中国资金的首笔交易。3月底,山东科瑞石油与巴油签署的天然气处理厂工程项目,是迄今为止巴西当地最大的天然气处理项目。而中企所提供的精准数据和勘探方案优化了施工流程,也节约了大笔施工经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中国设备性价比优良,让“中国制造”备受青睐。

No4、中交建

事件:中交集团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开展国际化经营已有近50年历史。中交集团参与投资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已达1600多个,合同额累计超过585亿美元。

点评:中国交建海外参建项目不仅创造了中国质量、中国速度,也让国际社会见证了中国品质、中国担当。中交集团主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合作基金、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联合出海”,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No5、青岛双星

事件:4月1日,锦湖轮胎工会表决最终同意将公司出售给中国青岛双星。4月10日,青岛双星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与韩国产业银行签署《股份认购协议》的公告。

点评:这一海外并购案可谓一波三折,而此次协议签署则意义重大,基本宣告并购锦湖轮胎之事尘埃落定。双星将获得锦湖的品牌号召力和客户网,成为世界轮胎巨头之一。

No6、中广核

事件: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4月23日公布,附属CGN Daesan与承包商Hyundai就设施的设计、采购及施工订立工程总承包合同。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总代价约2950亿韩元(约17.3亿元人民币)。

点评:韩国欲发展清洁电力,中广核新能源韩国附属公司继续生存及发展首先要符合当地市场标准,此合同将促进中广核在清洁能源领域继续做强做大,也凸显了中国公司对于国际市场适应能力的增强。

No7、中国机械工程

事件:中国机械工程4月9日公布,公司与乌克兰的第一光伏发电有限公司(Solar Farm-1 LLC)签署乌克兰尼克波尔光伏电站项目合同,合同金额为1.7亿欧元。

点评:这是目前乌克兰境内最大的绿色能源项目,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带来社会效益,还将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中乌在绿色能源发展领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No8、海信

事件:外媒称,中国电器制造商海信的目标是,在一年内成为西班牙第三大电视机厂商。该公司推出了从全高清到4K电视的完整产品线。在让自己真正为消费者所熟知这方面,海信成为今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赞助商之一,并聘请葡萄牙球星菲戈作为其形象代言人。

点评:从一个低调的品牌,到被更多的西班牙消费者甚至全球的消费者熟知、接受。中国企业需要双管齐下,像海信一样,要有优质的产品,还要通过有效手段宣传自己。

No9、阿里云

事件:阿里云于4月9日正式进入土耳其市场。它和土耳其最为知名的电子商务集团E-Glober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当地提供云计算产品和技术。

点评:土耳其横跨欧亚两洲,是东西方交流融合的门户,也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阿里云将中国成熟经验复制到土耳其市场,土耳其企业则可以利用阿里云遍布全球的技术设施开拓国际市场,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

No10、比亚迪

事件:4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制造的中型电动巴士eBus-7开始在韩国济州岛正式投入运营。4月13日,首批比亚迪纯电动大巴K9正式登陆新西兰。

点评:短短3天,比亚迪的海外版图接连扩大。电动巴士是比亚迪推进全球公交电动化的“利器”,在韩国这样的汽车强国和新西兰这样技术壁垒非常高的国家都得到认证,是对“中国智造”非常大的肯定。

(文章来源参考消息网2018年4月28日)

  • 责编:
  •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