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房的高效“双皮墙”
发布时间:2025-09-18
分享到:

  “新小区宽敞明亮,住起来肯定舒服。”6月6日,在四航局承建的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工程质量业主查验活动现场,回迁居民江耀文满意地感慨道。广受认可的工程实体质量让项目负责人崔光财倍感自豪:“多亏了我们‘双皮墙’预制墙面技术,它拼装起楼房主体,又高效又环保。”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基建配套项目,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包含4个建设地块,规划安置1068户居民。2024年7月,项目进入主体结构封顶冲刺阶段。而作为联合体施工项目,15号地块高峰期有近7家单位同时施工,6栋塔楼同步进行标准层施工,钢筋、模板等材料需求量大、周转频繁,作业人员投入密集,场地受限加上广州频繁雷雨天气,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水土不服”,既难保障质量,又严重拖慢进度。
  “若在室内预制部分实体结构,是否能打开新局面?”项目总工程师马艺稼提出新思路,让团队将目光投向传统装配式建筑。借助BIM软件,他们对构件生产、运输、吊装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推演。起初,软件模拟的各项数据看似理想,生产计划和路线规划都井井有条,吊装流程也在虚拟场景中顺利完成。然而随着模拟深入,一些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项目塔楼结构复杂,单栋楼的预制构件吊装就需24天,6栋塔楼共需4896块传统预制构件,且现场支模作业占总工期比例高达40%,各工种交叉作业频繁,雨季施工时不仅效率更低,还易出现模板变形、拼缝渗漏、混凝土成型质量缺陷等质量风险。
  难题在前,崔光财带领团队召开多轮技术研讨会,同时查阅国内大型安置房项目的施工案例。一次行业技术交流会上,崔光财注意到现场工人在拼接2块预制墙板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临时加固方式,这一小小的举动启发了他。翻遍资料后,他了解到这种双面叠合剪力墙新工艺,俗称“双皮墙”。其墙体结构类似夹心饼干,内外两侧预制墙体是饼干壳,中间配置桁架筋搭建骨架,空腔填充现浇混凝土作夹心。“这项技术好!工厂预制能减少模板安装工作量,还能减少吊装数量!”项目副经理樊保健的话,让大家看到希望。
  团队迅速行动,采用BIM技术对项目住宅结构进行1比1建模,反复优化“双皮墙”设计,成功将单栋楼装配构件数量减少30%。同时,严格按设计配置钢筋,兼顾质量稳定与装配高效。2024年8月,所有“饼干壳”制作完成。可施工空间有限,要先精准拼装“外壳”、再浇筑“夹心”,团队下足了功夫。先通过定位放线确定安装位置,吊装时用水平尺、靠尺实时监测垂直度与水平度。为了让结构连接更牢固,团队创新采用“环形连接筋”和“U型连接钢筋”,衔接“双皮墙”与现浇构件,经检测节点承载力提升至设计值的110%,完全满足结构整体性抗震要求。
  如今,这份对品质的坚守已结出硕果。项目不仅收到业主表扬信,还获评“广州市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环境品质提升示范项目”等荣誉。团队总结的《双面叠合剪力墙技术》,更为大型住宅群装配式建造提供了借鉴。
  今年7月,项目14号地块通过竣工验收。不久后,288户回迁居民将带着对家的期待,在这里推开房门——阳光会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客厅,楼下的配套设施完全满足日常所需,而这一砖一瓦背后的“双皮墙”技术,将默默守护着从“居有其屋”到“居有优屋”的幸福日常。

  • 责编:
  • 来源:四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