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洲屋脊上的山薮羚
发布时间:2025-04-24
分享到:

  “快看,山薮羚又来了!”埃塞俄比亚贝尔山国家公园旅游开发项目技术员王磊,望着远处的贝尔山山谷激动地说道。
  山薮羚是极其稀有的珍贵物种,现仅存约2500只。它有高大魁梧的身躯、1米长的羚角、雷达似的双耳,身上隐约可见白色斑纹,彰显着野性的力量与灵动的美感。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近3000米,境内高山众多,享有“非洲屋脊”之名,贝尔山是其中一支地形复杂、植被丰富的山脉,也是山薮羚经常出没的地方。
  中国交建承建、一公局集团实施的埃塞俄比亚贝尔山国家公园旅游开发项目位于埃塞俄比亚巴勒地区,该公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是山薮羚、埃塞俄比亚狼、巨型鼹鼠和贝尔猴的栖息地。项目涉及打造旅游住房、野外宿营、游客服务中心、野外栈道、观景台、野外行车及登山道、吊桥、索道等设施。施工期间,建设者们与野生动物朝夕相伴的场景屡见不鲜,项目团队也始终秉持“倡导绿色发展、守护动物家园”的理念,将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
  “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需求。”项目经理孙惠双介绍说,“它们的栖息分布、迁徙路线、生活习性,都是我们制定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为此,项目团队时常穿梭在茂密的丛林中,对公园内野生动物进行全方位勘查,并积极与埃塞动物保护站共同商讨保护措施。
  根据山薮羚喜静、分散群居的特性,以及最低限度影响当地环境的原则,项目团队将旅游住房设计得小而分散,间隔散落在动物们的栖息区域,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也不影响山薮羚的生活。
  此外,为了降低建房、修路时大型机械的轰鸣声,项目团队采取了低声操作和分时段施工的办法。经过多次讨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山薮羚途经的路段,设计了专门通道,确保它们能安全地迁徙;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山薮羚的行踪和活动规律,根据监测结果灵活调整施工时间和进度;在施工期间,分时段使用大型机械,减少同期大型噪音。
  有一次,监测人员发现一群山薮羚正朝着施工区域靠近,便立即报告指挥中心。“立即暂停!”项目副经理宋喜平随即叫停现场施工。待这群迷路的山薮羚被引导至它们生活的领地后,施工人员才恢复了工作。
  慢慢地,项目团队守护的也不仅是山薮羚,还有埃塞俄比亚狼、孟尼利克羚羊、贝尔山青长尾猴,以及随处可见的狒狒,它们都成为了项目团队守护的对象。项目团队多次与埃塞动物保护部门召开专题会,使用了40多项先进技术和环保材料,有效降低了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贝尔山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更重要的是,还将促进埃塞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中来。”埃塞动物保护站负责人盖雷尼在一次当地媒体的采访中说道。 

  • 责编:
  • 来源:一公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