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肚白的天际线逐渐绽开了金边,当架桥机的支腿固定在桥梁承台时,项目党支部副书记李强强手里对讲机传来好消息:“架桥机经国道218线运输总耗时98分钟,比预案快了12分钟!”
三航局承建的新疆乌尉高速公路巴伦台至库尔勒段10标段项目主线全长22.34公里,涵盖23座大中小型桥梁,需架设预制梁共1976榀。架梁初期,项目团队便遇到架桥机进场的棘手难题。这座架桥机,高11.5米、重130吨,途中经过的国道218线和静段车流量大,安全、高效地将其顺利运输至项目水文站2号特大桥施工点并非易事。
在特种设备进场专题会上,正当大家争论是否改用成本翻倍的分体运输方案时,李强强注意到笔记本上的党建共建计划方案,共建单位刚好有和静县交警部门。他提出:“是否可以联系当地交警部门,协助我们做好架桥机运输?”
了解到项目部的架桥机进场运输困境,和静县交警支队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李强强笑道:“正好就以此次运输任务为契机,开展一次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主题就叫‘支部结对办实事护航重器保平安’吧!”
项目团队第一时间整理出架桥机的详细参数,包括尺寸、重量、运输路线规划等详尽资料。随后,他们联动交警大队对设备占道、运输速度、不同时间车流量做评估预控,共同制定特种设备运输交通保障方案。确定了封路时段,运输当天,交警支队提前在国道218关键路段和路口进行布控并全程护送,架桥机顺利运达了工点。
架桥机运输时结下的兄弟情谊尚未褪色,新的故事又悄然发生。“全体党员注意,到莫尕提引水枢纽紧急集合!”项目经理李大清在工作群里发出了号召。原来,由于强降雨,开都河支流黄水沟流域突发山洪,莫尕提引水枢纽告急。这座承担着和静县、二师223团10.84万亩农田灌溉及北山生态文明试验区、驻地部队供水重任的水利枢纽,在泥石流冲击下危在旦夕。
接到和静交警大队的支援请求,项目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立即启动山洪泥石流应急处置预案。现场调度2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组成抢险专班,并配备300个反光锥桶、15组爆闪灯等安全防护装备火速驰援。党员突击队兵分3路:安全总监周天俊组织设备组清理河道淤积物;李强强组织调集工地储备的300吨片石;副总工程师邢云强带领工人,在洪流中用钢丝绳串联片石,构筑起长28米、高2.5米的“石笼长城”。
经双方团队5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将洪峰流量从每秒80立方米降至每秒25立方米,这个凝结着众人辛勤汗水的数字,宣告着这场山洪抢险战斗的胜利。
项目建设至今,面对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双方党支部主动协调联动,在建立道路安全设施共享平台、创新“双指挥长”应急机制、定制工程材料运输“绿色守护通道”等协同作战中,形成了“组织共建、风险共防、难题共解、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五共”工作法。
2025年3月31日,在乌尉高速公路巴库段通车现场,李强强感慨说道:“在与和静县交警支队党建共建中,他们在我们最难的时候开过路,我们在他们最急的时候筑过墙。”这场始于建设、砺于同心的“双向奔赴”,终将在戈壁滩里续写更多关于团结与奋斗的故事。
责编:
来源:三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