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盾尾已驶出西江引水管道1.76米,地面累计沉降6.8毫米。”一公局集团广州供电局凰岗项目测量队队长张伟浩在对讲机中反馈着3-2号工作井区间盾构机最新工作进展。监控室里,紧攥着对讲机,眼盯监控屏幕的项目经理杜国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1月17日,项目盾构机即将连续下穿重大风险源海口涌及西江引水石门支线。此次下穿的海口涌宽约21米,水深约4.1米,隧道至河涌底最小净距仅8.9米。若施工不当,极易发生涌水涌沙,造成坍塌事故。在穿越河涌后,紧接着要下穿西江引水支线,如果施工导致引水管道破裂,将直接影响广州市白云区三分之二的居民生活用水。能否顺利通过这两个涌水风险带,不仅影响施工安全,也是影响广州民生的一件大事。
在开始下穿风险地带前,项目技术团队按照已经制定的方案,在下穿河涌前开仓检修并更换刀具。“刀具存在偏磨严重、刀刃崩裂等情况。”听到411环开仓点进仓检查的工人汇报,杜国涛心里一沉。
涌水风险区两端均为上软下硬地层,对刀盘磨损大不说,还容易造成精度偏移。早在盾构机刚进入上软下硬地层掘进时,就已经两次带压开仓换刀,且都是由于刀具崩裂及磨损过大导致的被动开仓。当时在376环完成整盘刀具更换后,仅掘进了14.4米,而在389环开仓全部更换造价更高的刀具后也仅掘进了27.6米,就出现了较大磨损。
这是进入涌水风险区前的最后一次开仓换刀了,因此完成换刀后至少需要掘进50米的距离。“必须一口气冲出去,如果在风险区被动开仓换刀,情况将会十分危急。”听闻现场情况的项目经理杜国涛忧心忡忡。
“先换刀!”经过一番思索,杜国涛当机立断:“立即组织召开技术研讨会,寻找更适合在该地层掘进的刀具。”会上,围绕盾构刀具功能、硬度等要求,项目工程师及咨询专家针对广州本地类似地层盾构掘进的施工案例反复论证,最终一致确认将刀盘中的16把刀具全部更换为整体式滚刀。整体式滚刀不仅耐冲击性更大,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掘进参数,提高掘进工效,快速下穿重大风险源,进一步降低风险。
盾构掘进过程中,值班人员定时汇报掘进长度和出土量,监测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巡视,每小时反馈沉降数据,就连项目部其他团队成员工作闲暇都在讨论这个话题。
通过动态监测数据,掘进参数得到优化,盾构周边的土体扰动相对减弱。在距河涌底部约8米的地底深处上砂下岩地层,盾构机如一条长龙游走在地下,前方坚硬岩体不断被刀盘消切成碎渣,通过皮带机被传送至后方。盾构掘进速度也从原先的每天约1环提升到平均每天3.5环。看到这个数据,杜国涛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经过13天的日夜艰辛鏖战,盾构机盾尾平稳顺利穿过海口涌、西江引水支线这两个涌水风险区。
- 责编:
- 来源:一公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