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峡谷筑堡垒
发布时间:2023-11-24
分享到:

  三航局云南都香高速A6合同段项目位于乌蒙山脉,其中5.9公里的红崖山特长瓦斯隧道位于5级地震震中区、V型峡谷中,是都香高速公路守望至红山段工程“七隧五桥”控制性工程之一。

  异常复杂的施工环境、接二连三的施工难题,让这个项目一直备受关注。“面对复杂局面,项目党员更要勇于带头,担当作为,啃下硬骨头。”这是项目党支部书记白瑞生对项目9名党员常说的一句话。

  红崖山特长瓦斯隧道穿越的地质区囊括了煤层瓦斯地段、富水岩溶区、断层破碎带、崩坡堆积体、高地应力区等不良地质区,开挖掘进缓慢,甚至曾出现过停工的被动局面。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党旗就有阵地。项目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划分好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安全质量监督岗,全力助推项目施工建设。

  由于隧道左右洞围岩分布有夹劣煤层,煤层厚度达5米。为有效辨识、管控煤层生成瓦斯这个特大危险源,先锋突击队以开挖掘进安全和瓦斯浓度监测作为主抓手,采取4项地质灾害管控措施,制定6套应对瓦斯突出专项方案,开展瓦斯浓度超限应急逃生例行演练。这其中就包括加强瓦斯地质超前钻探和预报,运用“人工+自动”瓦斯检测方式,实行24小时监测,确保隧道掘进安全零事故。

  但是,挑战不仅是易燃易爆的“瓦斯雷区”,亦有喷溅湍急的突泥涌水。隧道最大埋深680多米,地表水、地下水、裂隙水纵横交错,走向复杂。穿越富水岩溶区时,遇到2次较大的涌水和突泥。在最高峰时,一天涌水达12000多立方米,相当于5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面对涌水,我们在洞里泡了8天‘泥浆浴’,全力进行止水作业,直至涌水量降低至正常量。”工程部长陈浩无奈地说。

  为了最短时间达到止水目的,项目技术团队推出一套“广蓄水+同抽水”和“注堵+引排”的“组合拳”。掌子面涌水点位置低,与洞外840米远的排水点位置高差达16.8米,按距离间隔分段设置5个蓄水池,并铺设上排水管道、大功率水泵,将水池的水一池又一池排出洞外。项目副经理陈航博回忆道:“当时党员先锋突击队冲锋在前,36小时值守泵站,顶着冰凉的涌水不停作业,即使穿着雨衣,一天也得换3套衣服。”待大量涌水止住后,技术团队通过“以堵为辅,以排为主”的方式,在初支背后预留排水管道,引流至集水坑,再通过水池分级排水抽出洞外。历经15天,终于降服了这座“水帘洞”。

  涌水问题虽得到解决,但是在后续施工中,项目部勘察发现隧道洞口穿越崩坡堆积体,地质情况复杂且岩体破碎,抗雨水冲刷能力差。“这是一个大型崩坡堆积体,看着硬实,实际上用钢钎轻轻一捣就会掉,可以说是在‘千层酥’里修隧道。”项目副经理李海斌说道。

  面对洞口端地质稳定性差的问题,加强超前支护是关键。首要任务便是搭设管棚支护,为解决松散堆积体地质带来的管棚孔钻渣沉积问题,先锋突击队专门为孔洞量身定制钢花管,采用“反向”施工,钻杆和送管同步实施,对钻孔覆盖范围的地表、钢花管进行注浆、填充,打造成坚如铠甲般的“防护罩”,确保开挖支护施工作业面顺利通过崩坡堆积体进入主山体以及200米的断层破碎带。

  如今,堡垒作用显,党旗别样红。都香高速通车在即,项目团队沿着红色足迹,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情,将智慧与汗水奉献给西南边陲这片建设热土。

  • 责编:
  • 来源:三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