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洋淀建动物宜居家园
发布时间:2023-05-31
分享到:

  “水质变好了,景色变美了,越来越多的水鸟来到白洋淀,这是大自然对中交建设者的肯定。”一航局雄州镇环白洋淀水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经理刘军其翻看着摄影师拍下的照片,目光停留在一只水鸟上许久。它便是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主要栖息在水流缓和、水草丰富的湖泊水塘,是一种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的水鸟,全球现存仅千余只。得益于一航局的持续治水,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已经恢复,在此栖息、繁衍的青头潜鸭已突破100只。然而此前,这里曾是另外一番“景象”。
  此前由于白洋淀周边的工业、农业规模扩张,大量取水使得入淀河流流量下降,大量泥沙在河道和淀区淤积,加之养殖业过度增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让白洋淀的水质处在劣Ⅴ类。一航局刚接手雄州镇环白洋淀水体的治理工程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酱油色的湖面,扑面而来的异味让很多人皱起了眉头。
  “治标要治本,当务之急是修复白洋淀内的生态系统,使其恢复自净能力。”在专项攻坚会上,大家很快达成了共识:不能单纯依靠抛洒药剂机械地改善水体,更要让生态系统恢复生机,形成良性循环。项目团队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案例,对水体净化程度、水生植物选用进行试验推演。在经过几轮挑灯夜战的研讨分析后,项目团队决定仿照净水器的原理,通过近自然生态治污模式,在清淤净水的基础上,以“功能性人工湿地”方式从源头上改变水质。“原来我们养的小鱼苗存活率不高,现在水质达标了,新放进鱼塘的鱼苗都有七八两重了!”村民赵少青乐开了花。
  2022年12月,一航局在雄安新区再次续写“水文章”,投身到白洋淀生态清淤四期工程建设中。此时,白洋淀的水质已经提升为III类,大量船机入淀作业,如何兼顾施工和保护,则是项目团队面临的突出难题。
  为了算清“生态账”,白洋淀生态清淤四期工程项目经理徐正坤带领团队系统规划建设过程,通过在临水作业区增设拦污屏、配备水处理药剂、对水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等举措,尽最大力度减少施工搅动导致泥沙悬浮,对水生生物与水体环境产生影响。在大家的严密管控下,码头与桥梁相关配套建设虽涉及船机设备、钢板桩、混凝土等,但始终未对施工区域的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建设者通过岸边大面积的绿化种植与园林建设,持续保护堤岸,防止水土流失,逐步营造出白洋淀水域“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优美生态环境。
  而今,青头潜鸭作为“湿地环评师”,出现在了施工水域附近,为建设者们的建设成果送上了“点赞”好评。一幅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越来越多珍稀水鸟在建设者的努力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宜居家园。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王伟)

  • 责编:
  • 来源:一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