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磨助航安
发布时间:2023-03-10
分享到:

  “老陈,老张,你们看到了吗,‘粤工桩7’平安入渠了!”四航局尼日利亚项目船机部长陈智坚对着屏幕那端的同伴喊道,欢喜的笑容如花般绽放。

  2022年10月,四航局决定雇佣登记于荷兰的半潜驳将“粤工桩7”等6条工程船舶统一运抵尼日利亚项目支援建设。半潜驳于10月21日抵达停泊“粤工桩7”的纳米比亚鲸湾港,拉开这场海上“长征”的序幕。
  10月10日,四航局三公司船机中心员工陈林和张浩受命前往纳米比亚协助“粤工桩7”检修。“检查发现,主发动机2号缸连杆大端位置不断有小水珠滴出到曲轴箱。”微信群里船员发的短信让正准备登机的两人心绪不宁,一路上坐立不安,猜测问题出现的原因,落地后连行李都来不及放下,就赶赴现场配合检修。
  忙了一整天,“滴水”原因终于被找到:2号缸连杆存在微小扭曲、变形,同时因漏水导致缸头表面多处生锈、坑坑洼洼,进气气门已经变形。主机生产于1976年,原厂家早已停产,一直未采购到连杆和气门的备用配件。看着发生故障的位置,陈智坚满脸窘迫地杵在了原地。
  10月的纳米比亚渐趋凉爽,码头边打磨声响彻昼夜,大家日夜轮转,加快解决故障,研究尝试打磨2号曲轴颈解决连杆变形问题,并更换旧缸头鼻梁区进气气门座。在众人的期待下试机开始,然而“滴滴答答”的漏水声依旧不合时宜地传来,并且空中还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浓烟味。旧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接踵而至,陈林瘫坐在地,脸上难掩失望。“不要气馁,还剩一周时间,我们拆机,一切都还来得及!”陈智坚打破沉默的气氛,拉起陈林向机舱走去。
  经拆机确认,由于2号缸缸头出现裂缝才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因为没有备用零件,只得采用焊接方式修补缸头裂纹,并手动打磨加工连杆。修补、打磨、拆换、空载运转磨合工件......大家凭着一股钻劲、狠劲,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全身心投入到主机维修工作中。“呜——”10月21日晚,远处的海面上,半潜驳的汽笛声已清晰可闻,装驳期限进入最后倒计时,大家在机舱里进行着最终调试。10月22日,主机发出沉稳有力的呼啸声,各项性能满足移船条件,“粤工桩7”成功装驳。
  日夜兼程、破浪前行,历时一个月,半潜驳成功将6艘“工程利器”送至尼日利亚。为确保出坞万无一失,调遣小组数次实地勘测卸驳海域风浪情况,预定抛锚位置。11月22日晚,一天的忙碌过后,6艘船舶平稳停靠在卸驳点外船坞内,并全部进入了维修状态。这场超2400海里的旅途就此结束,大家欢呼鼓掌,拥抱在一起。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冉宏华)

  • 责编:
  • 来源:四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