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炽热的赤道上,由中国交建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旗舰项目,是迄今为止中马两国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也是中国铁路标准第一次进入马来西亚。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副总经理叶笑阳多次强调:“马东铁项目的建设不仅要做百年品质工程,还要服务当地,服务社会,彰显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马东铁项目二分部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地区的吉兰丹州与登嘉楼州交界地带,这里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东海岸边连片的破旧木质房屋,与西海岸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楼林立对比鲜明。
2022年,项目进入施工高潮,土地整合的进度也随之加快,二分部在与地方政府的接洽中了解到,铁路沿线的村民外出就业并不容易,刚满18岁的阿米尔就是其中的一员。
阿米尔家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户,全家6口人的生活压力全部落在阿米尔和弟弟索菲安的身上。只有高中学历的两兄弟,平时只能靠四处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两兄弟都很勤奋好学,在工作之余,还经常看书学习。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二分部马上联系了阿米尔一家,并安排两兄弟在分部从事如交通指挥等简单的工作。
马东铁项目要跨过当地很多不同等级的公路,马来西亚政府对交通指挥很重视,要求施工的路口设专用路牌,并有专人指挥。在经过二分部交通官的专业交通旗手培训和安全准入后,兄弟俩每天早上被安排到固定的几个路口检查交通指示牌,并手执交通旗,指挥来往车辆和行人通行。阿米尔感恩万分,这份工作让他每月可以赚取2100令吉。
一次,二分部项目党支部书记王尔明发现兄弟二人下班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在观摩钢筋工的操作。“项目里有这么多工种,我们想多学一些技术。”阿米尔羞涩地说。看到二人期望的眼神,王尔明非常支持,在与分部班子商量过后,决定为他们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
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分部特地安排了有“金牌教练”之称的中方师傅钟万顺手把手教阿米尔两兄弟。“我们项目常用的钢筋主要分为螺纹钢、圆钢、盘螺、盘圆。”钟万顺从简单的钢筋种类识别教起,再让他们熟悉弯曲机和切断机的使用,每天早晨例会都要点评二人的操作情况。经过1个月的培训和考核,兄弟二人都拿到了分部为他们颁发的钢筋工技能上岗证书。
“我和哥哥都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也在努力提升工作质量。”阿米尔兄弟俩特别珍惜宝贵的工作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特地总结了一套降低钢筋损耗下料方法。例如,阿米尔会将所有同强度等级、同直径的钢筋按照由长到短的顺序进行组合排列,再进行截取,减少短钢筋头的出现,降低焊接量,在连续接长时还能减少接头。
阿米尔两兄弟将在马东铁项目工作的收入用来改善家里的住房,支助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在家门口学技术,每月按时领到工资,再也不用到处打零工了,项目还帮助我实现了从交通指挥旗手到钢筋工的转变,我要努力学习更多本领,并传授给其他当地员工。”阿米尔用马来语表达感谢。
为了帮助更多像阿米尔这样的当地人就业,增加收入,项目还专门成立了外联工作小组,走访铁路沿线村民,帮助他们走出贫困。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二分部已经累计提供了200余个工作岗位,通过技能培训,先后为当地培养出400余名技术成熟的工人。
在授人以“渔”的道路上,马东铁项目积极履行属地责任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为雨季淹水村庄挖沟泄洪、修整村道、优先租用当地设备、采购当地农副产品已经成为常态,当地员工也已融入中方管理团队,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新引擎,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共同成长。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冉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