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鏖战道吾山
发布时间:2022-11-10
分享到:

  “历经5年时间,道吾山隧道如期完成通车目标,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9月29日,三公局道吾山隧道项目副经理王振鑫在通车仪式上激动地说。

  作为浏阳金阳大道三期控制性工程的道吾山隧道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为上、下行分离的6车道隧道,属于特长大断面隧道,是湖南省迄今为止最长的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浏阳市东西向路网。长约4666米的道吾山隧道穿越2处褶皱,8处断层,建设过程中,时常面临涌水、塌方等风险。
  “隧道之难,难在穿越道吾岭。”谈起印象最深刻的建设历程,王振鑫仍心有余悸。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多变,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岩大变形,往往前一个循环还是稳定性相对较好的硬质岩,下一个循环就会突然出现砂岩泥岩互层,极易发生塌方。2018年6月,在道吾山隧道进口掌子面,施工人员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发现前方围岩较为软弱,伴有裂隙水。项目部迅速制定防溜塌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但还是遇到了突发危险。“那天,突然掌子面动了一下,钢架也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瞬间,突泥涌水就来了。不到20秒的时间,就涌出了200多立方米的泥水。幸运的是,虽然突泥涌水的量比较大,但泥沙较细,未产生重大影响,也无人员受伤。”王振鑫回忆道。面对这种偶发状况,当时很多员工都打起了退堂鼓,为此,项目部党支部一致决定,所有的风险点,一旦到了施工关键时刻,党员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渐渐地,一线工人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除了这种偶发的考验,项目建设者还时常接受高温的“烤验”。洞里混凝土的水化热加上施工设备产生的热量使作业环境更加恶劣。在隧道出口左洞和右洞掌子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以上。每工作一段时间,工人们就不得不到隧道专门放置的冰块处“乘凉”,有的人索性直接坐在冰块上。“进出一次隧道,就像经历一次四季。”项目总工付胜元说道。
  面对紧张的工期,建设者们一边克服“水深火热”的考验,一边在技术优化上寻求突破。受地理地形限制,道吾山隧道不具备开辟传统横洞、斜井、竖井的条件,只得采取进出口两头掘进的方式,这也影响到了施工效率。2020年6月后,隧道围岩逐步趋于稳定,项目技术团队多次邀请专家踏勘现场,召开技术优化论证会,打破原有施工方案,实现了隧道单洞由每日1次循环进尺突破至2次循环进尺,单洞年进度累计进尺从1650米跃升到3922.6米,顺利保证隧道如期贯通。
  “道吾山隧道是一条民生隧,一条融城隧,更是一条希望之隧。贯通后的金阳大道将成为浏阳往返长沙的主要通道,加速两地经济融合发展。”王振鑫望着车水马龙的隧道如是说道。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冉宏华)

  • 责编:
  • 来源:三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