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旁有一片人工湿地
发布时间:2022-01-19
分享到: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绵延起伏的群山、苍莽葱郁的林海、古老静谧的村落,四航局承建的广连高速土建第9标段正好经过这里。2020年阳山县政府将青莲镇纳入文化旅游开发核心区,已经建成的青莲河特大桥是项目当时的环保管控重点。

  建设之初,项目团队就在青莲河西岸设置了沉淀池,对施工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来,沉淀池只是简单分离出污水中悬浮状的大颗粒污染物,虽然达到了施工废水的排放标准,却没有满足保护青莲河水体所需的一级排放要求。时任项目负责人钟少杰立即叫停了废水排量大的作业,其他施工产生的少量废水也暂时储存在沉淀池,不再排放。
  “青莲河水直接关系到阳山县‘阳山绿’的文旅发展‘底色’,绝不能让一滴污水排入青莲河。”钟少杰就此立下了“军令状”。他马不停蹄地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攻关。一次察看现场时,河边的小池塘让钟少杰联想到了“湿地”,“湿地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要是能给大桥建一片人工湿地就好了。”想法一经提出,项目团队纷纷表示赞同。钟少杰立即准备好设计方案,与业主进行沟通后获得首肯。
  随着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人工湿地正式落成。项目团队为湿地设置了下行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两个单元,经过初级沉淀的污水先进入下行垂直潜流湿地,在湿地底部填料床内部流动,利用基质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对污水中的沥青、油料等物质进行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等,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吸附截留杂质。随后,污水进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经过密集的植物茎叶和根系,使其中未被完全吸附的有机污染物、悬浮物再次得到过滤,植物根须周围大量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经过湿地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污水得到了深度降解和净化,达到提高生物多样性、水体含氧量和涵养水源的目的,设计处理规模每天达到200吨,确保了污水的达标排放。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莲河,除了建造人工湿地外,项目在其他环保措施上也做足了“功课”。大桥施工时,桥梁桩基施工采用气举反循环钻机,降低施工噪音;施工产生的泥浆由收集船集中运至指定区域处理;设计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立移动环保厕所等,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施工期间,检测机构及相关环保部门等定期对青莲河水质进行取样监测,结果显示河水悬浮物浓度、石油类监测指标均符合环保要求。“真佩服你们,能将环保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当地环保部门对人工湿地赞不绝口。蓝天白云下,看着青莲河翠如绿罗带,广连高速一路青山绿水的秀美风光,钟少杰十分欣慰。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于泓园)

  • 责编:
  • 来源:四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