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因为担心大家只是一时的热情,就规定了帮扶时间至少三年,没想到,我们和广东云浮市新兴县的孩子们的这份情,一结就是十五年。”再一次翻开2007年的助学活动通知文件,四航院工会办主任吕华感慨万千。
2007年6月,四航院响应广东省直工委、省妇联助学助困号召,开展“春风送爱心、真情满新兴”捐资助学活动,吕华第一次随队来到了新兴县。尽管事先就对贫困儿童的情况有所了解,但现场的情况还是让她吃了一惊。
“孩子们大多衣衫破烂,当时正值夏天,路面温度接近40度,而有的孩子一直光着脚走路!”更让她心疼的是,许多孩子黑黝黝的脸蛋上,那些怯生生渴望帮助的眼神。孩子们的情况被吕华看在眼里,也印在了四航院人的心上。从那以后的每年九月,吕华都会带着四航院员工捐助的助学金和学习用品如约而至,十五年来从未间断,在资助贫困学子的同时,大家还挨家挨户地走访学生家庭,部分员工还与贫困学子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保持着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路上的困扰,重拾生活的信心。
在四航院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名册上,家庭基本情况、在读学校……每一项都列得清清楚楚,对于每个孩子的情况,吕华心里都有一本“账”。
赖元丽是一名孤儿,从小跟孤寡的舅舅一起生活,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然而由于一些因素,她一直未能正常登记户口,没有身份认证意味着她将无法参加高考。了解情况后,吕华和时任四航院工会主席的余巧玲为此四处奔走,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让“赖元丽”这三个字出现在户口本上,为她顺利参加高考助一臂之力。她激动地说,“解决户口,对我来说太重要了,真心感谢你们!”如今,赖元丽入选在校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担任了河头镇团委兼职副书记。
黄宝仪是河头镇贫困家庭中的一个普通孩子,父亲早逝,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的肩头。2007年,她的名字出现在了四航院爱心助学的首批名单中,除了助学金,四航院党群工作部部长林海标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在信中,她一笔一划地倾诉学习的烦恼和生活的小难题,林海标一一回信,用暖心的话语化解了她的烦恼,黄宝仪仿佛成了四航院人的“孩子”。2012年,她以605分的高考成绩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录取。
每当收到好消息时,吕华比孩子们还要高兴,而当谈起回报,她便说道,“孩子们学习进步,生活顺利,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十五年的助学路上有太多的故事,在四航院人的帮助下,有的孩子有了和爷爷的第一张合影,有的孩子过了人生第一次生日,还有的孩子收到了意料之外的中秋节祝福……四航院人不仅资助贫困学子300多人次,帮助13名学子圆了大学梦,而且点亮了孩子们心里的那盏灯,让他们的脸上多了笑容。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尹训松)
责编:
来源:四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