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亮点频出!看中央主流媒体聚焦中国交建
发布时间:2018-09-17
分享到: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峰会前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等中央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中国交建与非洲各国合作成果。
  据统计,从8月20日至9月7日12时,有关中国交建及承建项目的媒体报道共计10390篇次,其中,网络媒体5566篇次,微信、APP等4527篇次。峰会前后,《人民日报》及人民网报道183篇次,新华社及新华网报道79篇次,央视及央视网报道42篇次。
  人民网
  人民网发表《高水平的中国品牌工程 为中非合作打造共赢未来》文章,给予中国交建在非洲发展之路高度评价。正如中国交建董事长刘起涛所说,“在基础设施领域,以中国交建为主要力量的中国公司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代表了世界一流。”
  《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报》2版《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起涛同样坐在台下聆听。
  他表示,作为在非洲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中交集团要抓住这次战略对接的机遇,利用自身的经营优势和主业优势,聚焦民生项目,推广中国经验、推进产能合作、加大国际合作、深化人才培养,积极为非洲各国提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园区、经济特区、新城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集约式规模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交集团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非洲人民发展振兴的非洲梦贡献力量。
  《新闻联播》
  央视《新闻联播》播报称,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新铁路蒙内铁路通车已满一年,已累计雇佣当地员工超过7.2万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熟练工人和5000多名铁路技术人才,他们将成为当地铁路运营、维护的中坚力量。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jJJ25nz-75d_lJqGTm5Zg
  人民大会堂首播
  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宣传片在人民大会堂首播,多国元首为之喝彩,中国交建11个非洲项目在宣传片中集中亮相。
  央视综合频道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国国际电视台制作的五集纪录片《中非合作新时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中国交建深度参与非洲建设的诸多项目案例都在纪录片中得到重点呈现,包括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肯尼亚蒙内铁路及内马铁路、马达加斯加机场快速路项目、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纳米比亚鲸湾港货运码头、科特迪瓦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加蓬让蒂尔港-翁布韦段公路、赤道几内亚巴塔港。
  央视国际频道
  央视国际频道《中国舆论场》栏目播出《启航新时代·中非明天更美好!》,从中国交建一线员工视角讲述拉姆港建设给肯尼亚带来的美好景象。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头版《蒙内铁路 通向美好未来》报道称,蒙内铁路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成果,既是“大动脉”,又是“暖心路”,切实助力民生改善,助力当地发展。
   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中国人是我们的好朋友”——中国助力加纳民众逐梦未来》报道称,中国港湾加纳特马港扩建工程项目为“零基础”员工提供职业技术培训,让加布里埃尔和同事们都十分感恩这份工作,都获得了专业技能。在中国企业的工作和培训经历已成为加纳人求职的“金字招牌”。
   新华社纪录片播出
  9月3日,新华社大型纪录片《与非洲同行》播出,报道了中国交建在建设加纳扩建港口的同时保护了上万只小海龟。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逾120万次。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jJJ25nz-75d_lJqGTm5Zg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肯尼亚蒙内铁路:人与自然的平衡 中非友谊的见证》报道称,蒙内铁路的修建兼顾了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在实现环保效益的同时,也让肯尼亚经济实现了超预期的快速增长。
   央广-中国交通广播
  8月29日、8月30日、9月4日,央广-中国交通广播晚高峰时间,播发三篇广播报道,采访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工程部总经理郭淼及中交产投产业投资开发部总经理朱延刚,讲述公司蒙内铁路、埃塞工业园、吉布提钾盐湖项目故事,以及公司建设者保护小海龟的故事。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头版发布《中国元素闪耀蒙内铁路》文章,以举事实、列数字等方式报道蒙内铁路给肯尼亚当地带来的工作岗位数量、人才培训、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成果。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文章《用青年声音讲好中非故事》,则从中国交建蒙内铁路一线工作人员角度,讲述中国交建在肯尼亚实施“一帮三”结对子活动,帮助肯尼亚年轻人提升建造与运营铁路的技术。


来源:党委宣传部

  • 责编:
  •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