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上的讲解员
发布时间:2024-10-15
分享到:

  “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从南到北分别设置了马道枢纽、企石枢纽、青年枢纽……”在四航局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观摩台上,讲解员李希成正熟练地为驻足参观的调研团娓娓讲述着平陆运河的建设故事。
  2022年8月28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作为新中国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慕名前来考察调研的团队络绎不绝。9月,光荣退伍的李希成加入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部,担任现场迎检员。脱下“军装绿”穿上“中交蓝”,他常常一站就是4个小时,牢牢地“钉”在观摩台。
  随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当地政府及业主的调研需求也与日俱增,单日最高峰时接待了16批次的考察调研团队。仅由项目党支部书记喻友文和副书记李晓翔组成的“讲解队伍”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培养新的专职讲解员迫在眉睫。
  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喻友文始终将此事放在心上。有一次讲解中,喻友文发现,在下一批调研团等待讲解期间,李希成正忙前忙后地解答调研团的问题。在日常的耳濡目染下,李希成不仅熟练掌握了接待流程,对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也十分熟悉。看着李希成认真的模样,喻友文会心一笑:“培养运河专职讲解员,李希成无疑是最佳人选。”
  进入讲解员“新角色”的李希成顿感压力倍增。他开始查阅更为详尽的项目资料,休息间隙常到项目各部门请教,还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份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性的讲解稿。然而,当李希成遇到涉及船闸施工专业术语以及省水模式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依旧感到理解颇为困难。察觉到李希成的焦虑后,喻友文及时给予帮助。于是,一个为李希成“量身定制”的培养计划应运而生,也为运河讲解员梯队的培养打下基础。
  连续一周,喻友文每天都带李希成到施工现场或者运河沿线标段走一走。每到一处,喻友文常常看似不经意地发问:“青年枢纽之名因何而来?互灌互泄的原理是什么?”李希成的回答总是稍显犹豫,喻友文便耐心为他讲解。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不仅要会讲,更要讲得好。”喻友文说。依托项目部开设的“运河青年讲堂”,喻友文与领导班子商议,邀请技术专家授课,为项目员工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并提议让李希成作为末堂课程“讲师”为大家讲解运河知识。
  李希成曾经在军营里磨砺的品格此时得到充分展现。虽然心里直“打怵”,但他还是接受了挑战。他用手机录下喻友文的解说画面,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观看,模仿讲解节奏,工作闲暇时,他便一个人在展厅大声演练。
  “我们青年枢纽的水头差是10.32米,为了减少用水量,采用的是互灌互泄式省水方案……”经过一个月的培养与锻炼,李希成从课堂讲台走向观摩台,不再紧张怯场。如今,李希成已独立完成数百次调研讲解任务,为前来调研的嘉宾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
  梯队培养计划顺利推进,运河讲解员队伍逐渐壮大至6人。“我们要培养更多讲解员,把青年枢纽项目打造成为运河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站在平陆运河开工建设2周年的新起点上,喻友文充满信心地说道。

  • 责编:
  • 来源:四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