牤牛河化身清水湾
发布时间:2024-08-19
分享到:

  今年5月中旬,河北霸州市兴华北路改造完工通车,一旁的牤牛河也重现生机,变成居民日常散步、钓鱼的休闲场所。不少居民看着清澈的河面感慨道:“兴华北路变了样,记忆中的牤牛河也回来了。”
  一航局承建的霸州雨污分流项目位于牤牛河中游,施工内容需新建约113公里管道,土方量近55万立方米,涉及43个村街。2021年项目团队刚入场时,便注意到了遍布生活垃圾的牤牛河畔。经检验,河水毒害物质严重超标,大家不禁面露愁容。在项目经理王晨的组织下,项目部决定对牤牛河进行“美容改造”。
  治河先治岸,治水先治人。项目团队一方面利用空余时间走进河道周边的村庄,宣传环保理念,传播环保知识;另一方面清理垃圾,加强巡查,杜绝偷倒生活垃圾、偷排生活污水的现象。连着几周,项目技术员龚致文带领工人沿着河畔打捞河面上漂浮的污染物,并在上游中亭河处建设污水阻隔墙,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牤牛河。项目团队的断源和清理工作,使得河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就当大家认为治理工作可以告一段落时,意外却不期而至。
  “管槽东侧有渗水!”一天,当施工区域管槽开挖至1.5米时,龚致文突然发现,泥土内有污水渗出,流向牤牛河。原来,地下一条旧雨污混流管道因年久失修造成管节错缝,加之地下水位较高,导致污水发生渗漏。
  “污水渗漏是造成牤牛河污染的主要原因,要抓紧止住渗水点。”王晨当机立断,安排技术人员用一截新水管套在错缝处减少渗水量。但由于旧管道上游连接多条管径不一的分流管,多线水量汇聚在一起,仍然不时向外渗水。为彻底封堵旧管道,龚致文带着设备来到开挖处,用不同直径的扩孔钻头在旧管道上打孔,填充可调节的皮气囊。一阵忙碌后,渗水管槽实现封堵,污水得到有效控制。
  封堵只是“治标”的临时措施,为渗漏管道“治本”的方法就是,在渗漏位置单独加设一条临时管道,就能将污水引流至已建好的西侧管道。项目总工程师游汉宇召开专项会进行部署,开启抢工模式,仅用四天半时间就完成了临时管道安装。“等后续新雨污管道铺设好后再进行恢复,雨水、污水就能实现分流,牤牛河的污染风险将大大降低。”看着污水管道被打通,游汉宇信心满满。
  工程顺利推进,牤牛河内源治理也取得成效。在净化河道的水生植物选择上,王晨和项目团队化身“生态卫士”,根据水体状况和地质谨慎判断,选择扎根能力强、适合河道生长且受霸州市民喜爱的芦苇、竹叶荷等植物。这些植物不仅能帮助牤牛河逐渐恢复水体自净功能,其发达的根系还能起到固堤作用。项目团队还定期投放椰壳活性炭吸附水中杂物和异味。一段时间后,原本浑浊的牤牛河变成了清水湾。“建一方工程,守一方青绿,我们还要将生态理念贯穿到下一个征程的始终。”王晨说道。

  • 责编:
  • 来源:一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