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养护超厚混凝土
发布时间:2024-08-19
分享到:

  “多亏了这套‘量身定做’的养护工艺,原来担心出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现在再也不会出现了。”提起由二航局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三代筑塔养护工艺,湖北燕矶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罗航难掩喜悦之情。
  二航局承建的燕矶长江大桥连接鄂州花湖机场与黄冈临空经济区,为满足民航飞行要求,大桥主塔高度被限制在了200米内。因此,主塔受力要求高,需要长得足够“壮实”。按照设计方案,主体采用内圆外方、壁厚达4米的混凝土结构,是同类型桥梁塔柱壁厚的2到3倍,混凝土养护控裂难度极大。
  因为主塔壁厚度大,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带来的开裂风险成为重中之重。按照以往主塔爬模作业的常规做法,需要在爬升架体上固定一层厚厚的养护幕布,在幕布内洒水进行保温保湿。
  但燕矶长江大桥塔柱设计为收分结构,整体有近2%的倾斜度。随着塔柱爬升作业的升高,塔柱截面尺寸不断缩小,固定尺寸的养护幕布与塔柱混凝土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包裹不严实不利于混凝土表面的保温,极易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品质。
  如何实现养护幕布等距贴合混凝土表面,确保塔柱表面在爬升过程中始终保温保湿?二航局技术团队意识到,必须突破创新。“能否像拉窗帘一样,给幕布配上能够滑移的活动轨道,这样多余面积的幕布就能被折叠收拢,完美贴合塔身了。”方案讨论会上,团队设计负责人刘斌提出了设置滑移式轨道幕布的建议。
  按照这一思路,刘斌带领团队对塔柱进行“量体裁衣”,根据主塔塔柱外八角形和内腔圆形截面的不同形状,采取分片设计,按照最小截面对轨道进行设计加工,在最大截面轨道之间设置伸缩轨道。
  滑移式轨道幕布迅速投入到现场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筑塔机爬升过程中,通过横向轨道的滑移,幕布根据混凝土轮廓的大小进行收分平移,在混凝土与幕布间形成一个稳定的微型水热循环,使表面长时间保持适宜的温湿状态。
  但在进行连续爬升养护作业时,技术团队发现,由于幕布和附墙钢结构之间存在缝隙,养护幕布和筑塔机架体相连处存在养护雾气泄漏的情况。于是,技术团队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二次改造,在筑塔机内增设一层6米高的专用养护层,给桥塔打造了全封闭的恒温保养层。
  得益于新工艺的助力,主塔一步步拔节长高,浇筑完的混凝土壁面光滑细腻、平整无褶,超高的颜值让前来检查的业主连连称赞。

  • 责编:
  • 来源:二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