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由中交建筑承建,三航局负责供应混凝土的中交白鹭西塔项目顺利封顶。从远处望去,266米高的塔楼高耸入云,以傲人的身姿屹立于鹭岛之上。
中交白鹭西塔是厦门市岛外的第一高楼,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由一栋47层主塔楼和一栋5层商业裙楼组成。超高层主塔全部选用“三航混凝土”产品,混凝土泵送垂直高度达240.4米,泵送管道布置总长度440米。
中交白鹭西塔建筑高度266米,如何采用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把混凝土保质保量地送上“云端”是三航混凝土供应团队面临的难关。重任在肩,技术团队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寻找合适的一次性浇筑方案,团队借鉴过往案例经验,提前召开任务策划会,详细梳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流程、浇筑顺序等内容,在信息沟通、物资设备、后勤服务上制定了多项保障措施,为现场浇筑保驾护航。
通过多次研究试验,团队最终决定采用纯机制砂泵送超高层混凝土。虽然机制砂具有更好的黏合性和抗压性,但石粉含量高、颗粒棱角明显,如何在长距离泵送过程中,让混凝土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匀质性和流动性,成为技术团队的“痛难点”。
在策划会上,项目总工程师邵萌生提出:“混凝土配合比是解决痛难点的关键。”为了找到合适的“配方”,在原材料选择上,技术团队严选周边矿区的碎石和机制砂等骨料品质,提前储备砂石进行均化。“单是这项工作,就做了上千次试验。”试验组组长林志明说,“混凝土太稠会堵管,太稀又容易离析,石子和浆分离同样会造成堵管,带来巨大安全风险。”团队在原有配合比上不断优化,并结合定制生产的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优化设计了具有高坍落度、高扩展度、低坍损、低泵损、低倒坍等特性的超高层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泵送方式上,技术团队采用了“一泵到顶”的方式。按照垂直高度泵送压力计算结果,采用28兆帕双动力超高压泵,调整传统的管路布置方式,水平管沿主塔核心筒绕心式布置,增加水平管长度,缓冲垂直管道内混凝土自重产生的压力,有效降低了泵送压力,保障泵送安全;创新设计了专用管道卡扣预埋标准工装,解决了高压泵送工况下管道连接点的密封性问题,确保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泵送顺利。
伴随着泵车作业的轰鸣声,混凝土源源不断地穿过水平管和垂直管匀速上升,到达240多米的高度后,从布料机稳稳地倾泻到浇筑构件的模板内。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的浇筑完成,中交白鹭西塔项目顺利封顶,刷新了近8年来厦门市超高层混凝土泵送纪录,成为“三航混凝土”在这座滨海之城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责编:
来源:三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