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防凌护栈桥
发布时间:2024-06-11
分享到:

  “终于平安度过了今年的凌汛期,松花江特大桥主线钢栈桥经历建成后的第一次考验。”中交路建哈尔滨北环线A标项目负责人韩敏慧站在钢栈桥上,长舒了一口气。
  中交路建承建的标段全长约2.1公里,包括松花江特大桥主航道桥及其43跨引桥施工。其中,松花江特大桥主航道桥为飞燕式系杆拱桥,是目前黑龙江省内跨度最大的拱桥。项目建成后对于加快哈尔滨、长春城市群建设,推动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松花江特大桥结构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且工期紧张,绝大部分施工作业在江上进行,需要搭建钢栈桥及水上平台辅助施工。松花江一般每年11月河流封冻,翌年4月解冻,江面上的冰层厚近1米。每年解冻期,由于降雨、积雪融化以及开河时河槽蓄量的急剧释放,极易形成凌洪。“项目所处标段位于主航道,水流快,面临的凌汛冲击也会增大。一旦大型浮冰撞击施工平台,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项目副经理胡文泉担心地说。
  在前期策划时,项目团队考虑到浮冰对钢栈桥的冲击,最初的方法是在凌汛来临前将钢栈桥拆除,凌汛期后再进行安装。可这样一来,每次的拆除安装都会让工期更加吃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必须想办法安全度过凌汛期。”项目专题研讨会上,韩敏慧提议道,“我们可以给钢栈桥安装一个‘盾牌’,分散凌汛的冲击力,抵挡住浮冰的撞击。”沿着这一思路,项目技术团队立即对“盾牌”进行受力计算分析,统计对比近十年松花江凌汛时的浮冰数据后,决定在钢栈桥每个桥墩的上游增设防撞墩,即将3根钢管桩按“三角形”排列依次沉桩入泥,待深度达到预定位置后,通过槽钢将3根钢管桩连接形成立体的等边三棱柱,依据三角受力原理,再次增加防撞墩受力度。2月中旬,一根根钢管桩在振动锤的撞击下,牢牢地伫立在钢栈桥上游。胡文泉解释道:“防撞墩先对浮冰进行第一次拦截,释放浮冰冲力,并对浮冰进行分流,随即两侧的防撞墩再对浮冰进行二次分流,保护钢栈桥的安全,避免二次拆除安装。”
  为保障凌汛期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在凌汛期每天坚持用无人机对上游浮冰进行观察,同时与下游水库保持沟通。4月,大量浮冰顺江而下,看似威力巨大的浮冰被防撞墩安全化解。
  防撞墩虽然可以化解大部分浮冰的冲击,但也有始料未及的情况。一日,无人机巡查时发现一块巨大的浮冰正缓缓流向下游,预计3个小时后便会经过钢栈桥。这块浮冰如果保持现有的流速,经过防撞墩后极有可能对钢栈桥造成破坏。为消除隐患,项目部紧急联系黑龙江省航道事务中心在上游对冰块进行破冰。黑龙江省航道事务中心立即出动2艘破冰船,赶在浮冰到达前完成破冰,冰块顺利通过钢栈桥。
  松花江面渐渐恢复平静。6月2日,松花江特大桥主航道桥3号、4号桩基顺利完成浇筑,为后续桥梁主体结构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 责编:
  • 来源:中交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