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白佛隧道,社会车辆川流不息。“得益于我们自主研发的焊烟净化器,项目建设期间实现了废气零排放,保证了项目如期通车。”石家庄市城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三工区项目副经理张卫东感慨道。
石家庄市城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总长14.38公里,其中,四航局承建的和平路至裕华路标段长约2公里,标段内白佛隧道长约1.2公里,是全国首条双向10车道市政隧道。
鉴于白佛隧道位于石家庄市中心区域,项目团队对绿色环保施工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随着工程推进,隧道顶板和底板需要将长约45米、宽约30米钢筋拼接起来,由于钢筋体积巨大,无法在加工棚中焊接,只能在户外焊接组装。焊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若放任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等有害气体在户外扩散,将会对人体健康和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尽快找到解决烟尘排放的最佳方案成为项目团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天,张卫东看到食堂厨师使用抽油烟机将炒菜时产生的油烟排出,不禁联想到:“抽油烟机可以将油烟吸走,要是能在施工现场安装上‘抽烟机’就好了。”想法一经提出,项目团队打开思路,迅速联合生产厂家进行设备研发。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焊烟净化器新鲜出炉。该设备由风机、净化系统、吸气臂等部件组成,电焊施工时,有害粉尘和气体在风机引力作用下,通过吸气臂进入净化系统内部,火花分离装置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及废气中大颗粒粉尘进行拦截缓冲,再由空气滤芯对微小级烟雾和废弃气体进行过滤和分解,转换成无害气体,达到排气标准后,通过出风口排出。在试验期间,项目团队精益求精,为保证焊烟净化器的净化效果,经过数十次的比对试验,最终选择了密度为5至10微米高效纳米的滤芯材质,有效解决了小颗粒烟尘过滤难题。
为了让焊烟净化器更适应施工现场,团队还安装了万向轮和可伸缩的吸气臂,不仅让净化器能够“走”起来,还能伸长手臂,适应不同场地焊接工作。团队将其应用到全线的钢筋焊接施工,一个个蓝色的焊烟净化器架设在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工人一旁,通过吸气臂将烟尘源源不断地“收入囊中”。据统计,每天可收集约4斤大颗粒粉尘。“在焊烟净化器的加持下,不仅能减少空气污染,原先四溅的火星也被吸走,焊接工人操作也更安全和高效,可谓是一举多得。”张卫东介绍道。
项目团队还引入扬尘检测仪和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进行24小时无死角监控,加装的高杆喷淋设备可以实现360度环绕喷淋,搭配围挡喷淋装置和移动洒水车,为工地构筑起全方位的防尘“保护罩”。施工期间,当地环保部门和检测机构定期对项目施工区域进行检查,纷纷赞赏道:“真佩服你们,将环保工作做得如此细致。”
在项目团队的高标准建设下,2023年9月,白佛隧道主线顺利建成通车。“未来我们还将在其他项目不断推广和完善各项环保措施,探索绿色施工永无止步。”张卫东信心十足。
责编: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