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场凌汛,我们的‘冰坝’也要功成身退了!”顺着一航局鹤大高速佳木斯过境段项目工程部长陈龙手指的方向看去,松花江水夹杂着尚未融化的冰块欢快流淌,“‘冰坝’就是桥墩上游位置刚刚拆除的450米长导流坝,是大桥成功抵御4次凌汛的核心力量。”
一航局承建的鹤大高速佳木斯过境段松花江特大桥全长3.12公里,跨越整个松花江,是我国高寒地区首座五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松花江每年春季会有大规模凌汛,大量浮冰沿江而下,冰层最厚可达1米,是当地胜景之一,但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却是一道天险,破坏力惊人,危及桥梁建设。
2020年初,首次凌汛期如约而至,江水裹挟着碎冰沿江而下。起初一切还算正常,可没多久,一些1米厚的大块冰便撞到栈桥上,咚咚作响,揪着每一个人的心。汛后检查,万幸钢栈桥主体稳固,未受到较大影响。
“钢栈桥是辅助主桥施工的关键通道,必须要保证钢栈桥的稳定。”项目经理李强说道,要想防止凌汛对钢栈桥的冲击,就必须在凌汛来临前将钢栈桥全部拆掉,汛期过后再装上。可简单一算,单拆装钢栈桥,就得一个半月时间,工期不等人,成本更是难以承受。
“更重要的是,后续浇筑完成的主桥桥墩也要面临凌汛冲击,必须找到一个既保证施工进度又保证工程质量的解决方案。”李强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他带领技术团队一遍遍模拟现场环境,一个大胆的方案浮出水面。那就是仿照防波堤,建一座导流坝,让浮冰绕过桥墩。“这样做,就能保证钢栈桥使用的连续性,不耽误工期。后续既能保护主桥桥墩,拆坝材料还能用来回填路面,一举三得。”李强解释道。
新的施工方案首先提交至环保部门。验证冰坝并不会对江水流向及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后,方案很快通过环评。有了这颗定心丸,一条顶宽2米,从岸边向河中蜿蜒前行450米的坝体很快投入使用。坝体紧邻临时钢栈桥,遇到桥墩便贴身绕行。凌汛期间,浮冰会顺着坝体延伸的曲线,引流绕过桥墩,从而起到保护桥体的作用。
2021年4月中旬,当江冰再次奔流而下,大量的冰块被拦在了坝体一侧,成就了另一番奇景。“冰坝”起作用了!可大家还没开心多久,竟然有部分碎冰在挤压下越过了“冰坝”。“好在都是体积不大的碎冰,有惊无险。”勉强合格的成绩,让李强看到了希望,原来,由于“冰坝”拦截,浮冰的堆积高度增加了不少,为此“冰坝”被加高了2米,彻底将浮冰拦在了上游。
2022年,松花江迎来了罕见的“武开江”,大小不一的冰块裹挟而来,岸上观景的人都在感叹大自然的威力,项目全员却无比紧张。“来了来了!”随着人群高呼,江面浮冰越来越多,很快便把整个江面遮得严严实实。一天,两天,三天……直到浮冰逐渐减少,再没有冰块能够越过冰坝。
今年5月,松花江特大桥波澜不惊地度过了第4个凌汛期,这条成功抵御凌汛的“冰坝”功成身退,得以拆除。陈龙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冰坝”方案实施后,先后历经4次凌汛,施工速度比传统工艺至少快5个月,大桥主线提前1个月实现完工。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 孔德吉)
责编:
来源:一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