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砻江上激流勇进
发布时间:2023-03-06
分享到:

  雅砻江上,由400多个钢筋笼筑造而成的人工岛屿围聚成型,二航局手攀岩大桥建设队伍置身其中,与水搏击,一座座桥墩破“水”而出……

  四川攀枝花手攀岩大桥位于雅砻江下游,是盐边县城到攀枝花市最新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两座主墩均位于江中,桥梁全长258米,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建设。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支流,下游穿行于川西地区的高山峡谷之中,近10米深的雅砻江,迸发出哗哗作响的急促水流声,加之河底坚硬的岩石,让项目总工何深同意识到常用的钢围堰法,根本无法在这站稳“脚跟”,如何在一个水深、高流速、无覆盖层的岩面上做好桩基作业平台成为了建设团队第一要紧事。
  起初,建设团队尝试用倾倒大块石的方式筑岛。然而,他们发现白天往水中推进了五米,过了一夜就被水流冲没了,甚至还后退了两三米。这让建设团队意识到河底是光滑而倾斜的河槽,但是他们并不气馁,他们联合国内水利施工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方案评审,经过研判,要想完成围堰筑岛,只能采用大型水利工程围堤截流的施工方法。很快,建设团队便投入施工。岸边,一台大型履带吊稳稳挂住一个重达13吨、装满石块的钢筋笼,正往江中抛投。何深同在脑海中浮现着用钢筋笼围起一座大堤与水对抗的画面,被大堤截留的下游侧就是绝佳的筑岛位。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却依然有数个钢筋笼被水流冲走,为了加速作战,项目部就近设置了钢筋笼加工区,历经20天,加工了400多个大钢筋笼,终于筑岛成功。
  然而难题不仅于此。筑岛成功后,建设团队在开挖排桩支护深基坑时发现,主河道侧坑壁约10米深的位置出现了一处漏水点。“看着突然出现像高压水枪似的漏水口,感觉外面水流哗哗声都变大,基坑都似乎在晃。”何深同回忆道,项目部当即采取了应急预案,全面排险。经专业监测人员检查后,很快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没有造成损失。经历这次突发情况后,一支“挺进雅砻江”的“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他们接过对现场每个风险点做好排查和监测的责任使命。
  手攀岩大桥上游5公里就有一座水电站,在“与水战斗”的过程中,建设者们身处在十几米深的“天井”里工作,除了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还需要时刻关注水电站。水电站放水时有三四米的水位落差,为了确保信息畅通,团队和水电站24小时保持联系。有时候凌晨三四点接到水电站的放水电话,建设团队就要立即通知现场人员和设备撤离,等放水结束后再继续作业。
  在汛期临近的那段时间里,攀枝花气温高达40多度,建设者们每天上班前都要先喝两瓶藿香正气水。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在主汛期来临前实现桥墩“出水”目标。如今,大桥已顺利通车,激流勇进的征程终于落下了帷幕。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冉宏华)

  • 责编:
  • 来源:二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