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亮》提质量绿牌来肯定
发布时间:2023-03-06
分享到:

  10月,当接到由业主单位签发的对项目日常安全质量管理高度认可的“绿牌”时,一航局河北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项目一片沸腾,这是全线6个标段中首张也是唯一一张“绿牌”。项目技术专家、技术部部长毛文斌难掩心中激动,觉得860多天的坚守有了新的意义。

  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项目起于石家庄,终至沧州市渤海新区,全长约333.8公里,是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网中“四横四纵”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航局承建标段全长约4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座车站和两座全长约40公里的特大桥。关于特大桥梁的建设,项目依旧沿用传统的由下至上施工方式——先浇筑灌注桩,打牢根基,再制作承台和墩台身,最后架设箱梁、铺设路面。
  9月初,承台及墩台身施工正如火如荼,箱梁预制也提上了日程。但在拿到箱梁设计图纸后,毛文斌却对图纸中标注的箱梁梁端钢筋绑扎工艺产生了质疑:“用于夹住梁端绑扎钢筋、保持绑扎钢筋稳定的丁字形钢构件‘丁钩’与后排钢筋相抵,绑扎时需要工人反复测量钢筋间距、多次弯折绑扎钢丝才能确保钢筋有效绑扎,严重影响绑扎效率,后期也存在因挤压受力导致梁面变形、露筋的质量风险。”技术员无奈道:“图纸是设计单位下发的通图,只能按图施工。”
  “高品质工程是建设各方的共同目标,应当全力争取。”毛文斌迅速组织技术小组搭建BIM模型进行试验,通过控制“丁钩”的位置、长度等变量,找到了最优解——在保持原有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丁钩”一端长度。结果显示,当“丁钩”长度适当减小,即可避开与后排钢筋的冲突,还能显著提高钢筋绑扎效率,大大降低梁面变形风险。毛文斌立即与设计单位沟通,详细阐述了工艺利弊和试验结果。很快,对方便同意了项目部的建议并附上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道:“一航局对工程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让我们深感敬佩。”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华北地区降水骤减,空气干燥,这让毛文斌对预制箱梁的养护捏了一把汗。原来,预制好的箱梁需要放在存梁台座上定时洒水养护,项目目前的养护工艺是在存梁台座上方进行喷淋养护,潮湿天气时,水流可以直接流至箱梁侧面和底面,但在干燥时期,水还未流至箱梁侧面和底面便已蒸发殆尽,只能通过人工洒水,不仅养护效果有限,箱梁表面也存在变形开裂的风险。
  毛文斌又带领技术团队开展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他们仿造公园里的观光喷泉,在梁座底部打造一个封闭的水池,并在箱梁侧面加装自动喷淋系统,形成梁顶和梁侧喷淋、梁底浸水的新型养护方式,不仅提高养护效率,保证了箱梁质量,还实现了养护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源。
  毛文斌从未停下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的脚步,他还带领技术人员根据治理质量通病的经验编写了一本《智亮》专刊,通过图例的形式,详细介绍各项质量通病的处理及预防措施。如今,得到业主认可的《智亮》专刊也推广到了项目全线,为推动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冉宏华)

  • 责编:
  • 来源:一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