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字不高,戴着眼镜一副斯文模样,这是梁邦伟给人的第一印象。许多人觉得干土木的人太斯文就没法干,但梁邦伟不仅从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了项目经理,还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
2012年初,梁邦伟来到二航局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东线)项目部。那时,地面的积雪、恶劣的天气让梁邦伟至今印象深刻:“一次刮大风,半夜把我住的工棚屋顶都吹跑了。好不容易重新固定,一场大雪又把屋顶给压塌了。”起初,项目上的许多人都觉他吃不了这儿的苦,谁也想不到,从这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开始,梁邦伟在新疆足足待了11年。
葛家沟特大桥是乌鲁木齐绕城高速项目的重点工程,大桥最高处达65米,相当于20多层楼高,梁邦伟几乎每天都要借助升降梯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在一次桥墩模板施工中,升降梯因为线路故障“罢工”了,梁邦伟转身看见几十米高的塔吊,便背着电脑包从塔吊的爬梯一步一步爬上了桥墩。全身大汗的梁邦伟顾不得休息,开始检查当天的施工情况。他仔细查看了模板和图纸,对比后发现:“按照图纸施工,这个地方要凸起一大块,不符合施工实际。”梁邦伟通过电脑绘图软件反复模拟了五六遍,发现图纸上的结构倒角尺寸有问题。他随即安排测量人员再度测量,并与设计方沟通,最终确认是设计图纸问题,及时更换了图纸。4年多的时间里,梁邦伟还先后参与编制了多项施工技术方案,针对高压线处路基施工,编制了复杂环境下的控制爆破施工方案,减少施工成本约4000万元。
“他特别能吃苦、爱学习。”同事们都这样说。在乌鲁木齐地铁4号线6标黄山街站暗挖开工前的交流会上,梁邦伟展示了100多页关于地铁施工技术内容介绍并侃侃而谈,这让许多同事感到惊讶,因为梁邦伟此前从未接触过地铁项目。
乌鲁木齐市地铁4号线6标是二航局六分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地铁项目,也是二航局首次承建的超大断面地铁暗挖车站。2016年,梁邦伟担任该项目总工程师。他专门到科研院校和兄弟单位请教相关专家,学习地铁施工技术,扎根工地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梁邦伟的知识储备很快派上了用场。黄山街站暗挖施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由于地处交通繁忙路段,施工工期紧,前期单一的交叉中隔壁法已经很难赶上施工进度。通过实地考察,梁邦伟发现施工地带为砂卵石地层,便提出灵活转换开挖隧道的方法,将交叉中隔壁法转换为更适合该地质层特征的隧道中隔壁开挖法。经过专家讨论,此方法得以实施,最终节省施工成本约800万元。每次开调度会,同事评价他分析问题总是一针见血,解决问题更是讲究实效,是项目部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项目在全标段安全质量年度综合评比中多次拿下第一,梁邦伟功不可没。”项目经理李健欣慰地说。
如今,梁邦伟仍然戴着刚来新疆时的那副眼镜,外表斯文,只不过眼神里多了一份工程人的坚毅。
(实习编辑:新闻中心孙亚龙)
责编:
来源:二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