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生长的燕矶长江大桥
发布时间:2024-04-02
分享到:

  在湖北鄂州市的长江之畔,二航局承建的燕矶长江大桥主塔屹立风中,正拔节生长。

  在主墩工区施工现场,10余名工人在38.5米高的塔顶平台上正有序进行钢筋对接作业。项目副总工程师阮明华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施工现场。为了“搭好”这首个重约75吨的“钢积木”,他们已经筹备了近10个月,马上就能验证结果了。经历2天1夜,700余个锥套被安在了“钢积木”的“脚”下,这个高达6米的钢筋部品稳稳地在塔顶“安家”,融进了主塔的“脊梁”。
  燕矶长江大桥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钢桁梁悬索桥,主桥长1860米,主塔高184米,相当于61层高楼。大桥主塔采用钢筋部品进行施工,即将整体桥塔钢筋沿塔柱的高度、方向,划分为多个节段,预制完成后,再如同“搭积木”一般在空中进行吊装。
  由于大桥主塔塔柱为渐变型,随着高度的增加塔柱逐渐变细,且整体结构为内腔圆形中空、外侧八边形,形体复杂,导致作为主体受力结构的钢筋骨架结构异常繁复。
  “直径50毫米、40毫米、32毫米的不同钢筋在里面‘交织汇聚’,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柔性网片生产线在我们这里用不了,我们只能采用人工绑扎工艺。”阮明华说,而且钢筋加工厂距离施工现场较远,考虑到施工时间、运输成本,技术团队决定在现场为钢筋制造出一个“辅助神器”——钢筋绑扎胎架。
  胎架是用于钢筋绑扎的辅助设备,由于主塔结构的特殊性,胎架无法完全“固定”。为此,阮明华设计了一整套智能“伸缩”系统,通过行走电机使操作平台实现逐渐收缩。
  “为了精准控制钢筋部品的大小和整体倾斜度,我们在胎架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放置了两个定位系统,通过放点测量、梳齿板卡位、钢筋定位装置等,保证钢筋精准排布,达到设计使用标准。”阮明华介绍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两个观测点反馈回的数据,就可以快速绘制出底部与顶部的截面布置图,完成一次钢筋定位往往不超过1天。
  “吊装同样是个难点。”项目副经理马龙说,“首节段钢筋部品就达75吨,要让这样的‘庞然大物’稳定悬空,固定好是关键。”为了满足钢筋部品整体吊装的要求,吊具由主承重架、可调框架、可移动分配梁、可移动吊点组成,在吊装时96个锚具将其死死“咬住”,再通过花纹螺栓调整牵引绳长度与垂直度,使48个吊点均匀受力。
  如今,燕矶长江大桥已突破130米,31节钢筋部品全部成功在主塔上“搭好”。“现在大桥以平均每9天6米的速度在快速‘成长’,我们仍然在不断调整施工组织,争取年底完成大桥封顶,早日在长江上再立起一座中交桥梁。”阮明华说。

  • 责编:
  • 来源:二航局